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品牌项目 -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梁”师益友,亦师亦友;“婕”足先登,步履不停——2020届校友梁秋婕

梁秋婕,2020届校友,现任珠海市前山中学英语教师。从大学时期担任德语协会干事,到如今成为备受赞誉的优秀教师,她的每一步都迈得稳健而坚定。她以“挑战、改变、成长”这三个关键词深刻诠释了教师职业的精髓,并将大学社团的宝贵经验巧妙转化为班级管理的“制胜法宝”。

image.png

社团初历练,奠定职业基

梁秋婕师姐说:“教育工作的本质是资源整合与人的发展,而秘书部的核心工作正是通过系统性管理激发个体潜能,这与班主任“管理为表,育人为本”的工作哲学高度契合。”在大学期间担任德语协会秘书部干事,这段经历成为她日后教师工作的“隐形教科书”。从会议纪要的撰写到活动策划的制定,她建立的标准化模板如今广泛应用于班级管理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在社团中,通过“不同部门需不同话术”的实践,她掌握了与不同学生、家长、同事有效沟通的技巧。此外,协调多部门成功举办“中德文化周”,并在化解突发事件中积累了宝贵的危机处理能力,使她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得游刃有余。

新手遇挑战,蜕变中成长

梁秋婕师姐从英国约克大学留学回来后,便怀揣教育理想,积极投身教师招聘的征程。在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她迎来了第一个重大挑战——首次教师招聘面试。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她对试讲环节认知不足,将课堂设计得过于学术化,面试应答也过于公式化,最终遗憾落榜。然而,这次挫折并未让她气馁。她迅速调整状态,开始反思与提升:大量观摩优质公开课,汲取教学智慧;主动向在职的师兄师姐请教经验;反复录制模拟面试视频,虚心请前辈点评指导。在一次次打磨中,她逐步突破瓶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次教师招聘面试中,她凭借扎实的准备和出色的发挥,成功斩获教职。

image.png

(梁秋婕毕业照片)

回顾这段历程,梁秋婕师姐特别建议学弟学妹们:务必重视实习机会,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遇到困惑时,要勇于向他人请教,借鉴他人之长,雕琢自身之玉。在第一年担任教师之际,梁秋婕师姐面临双重挑战,她坦言:“要学会规划,学会沟通,学会应变。”从“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她采用“课上严格+课后亲和”的策略,课上严格要求,课后则多与学生交流,逐步培养学生既守规矩又愿意寻求她帮助的习惯,像朋友般与学生交谈,逐步树立威信与信任。面对班主任工作的临危受命,她一度大脑一片空白,开学前两天突然接任班主任职务,她凭借在社团中学到的“三学会”破局:利用表格高效管理班级事务,提前精心设计班会内容;定期与科任老师、家长沟通,减少矛盾;将社团活动中的突发处理经验应用于班级冲突解决。成长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梁秋婕师姐正是这样一位充满智慧与热情的“园丁”,她是播种希望的辛勤耕耘者。

image.png

(梁秋婕生活照)

职业新认知,教育展宏图

梁秋婕师姐说:“挑战,让人保持敏锐;改变,让人保持反思;成长,让人保持热爱。”在应对学生学习滞后、情绪波动、突发矛盾等挑战时,她始终保持敏锐,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如何提升课堂吸引力、维护班级纪律、平衡教学与管理,是她持续思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学生从内向走向自信,从调皮变得守纪,从“成绩至上”转向“习惯优先”,这些转变不仅源于她坚定的信念,更是她背后不懈努力的成果。教师的成长并非孤军奋战,而是与学生步调一致的共鸣。教育是双向滋养的过程,她从刻板教学走向灵活调整,从畏惧家长沟通到主动引导家校合作。专业能力与心态同步提升,学生的每一步进步,都是她最生动的教案。

image.png

(梁秋婕为学生授课)

笑对失业潮,青春正扬帆

近年来,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便是许多优秀人才也难以幸免。面对这一现实,你需要坦然接受“慢就业”的趋势。过去那种“毕业-工作-稳定”的线性发展路径已然瓦解,中间的空窗期反而成为了探索职业方向、提升个人技能的宝贵时机,这并非全然坏事。真正的稳定源自于自身的能力,而非仅仅依赖于某个岗位。从被动“等机会”转变为主动“创机会”,不要局限于寻找“对口岗位”,应积极关注跨界发展的可能性,并考虑灵活就业的方式,在积累经验的同时,确保收入的持续性。梁秋婕师姐说:“我们要稳住心态+主动破局+长期准备。真正的稳定不是从不失业,而是拥有随时再出发的能力。你们在大学社团里锻炼的协作力、在课堂上训练的思维模式、在困境中培养的韧性,都会在未来某个时刻突然兑现价值。”

image.png

感恩母校行,教资经验传

梁秋婕师姐心怀感恩,于2024年12月14日重返母校,分享了教师资格证备考心得及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要求。她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了一名教师的日常工作,并指出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应保持积极态度,平和心态,做到处变不惊。她特别强调,在备考教师资格证的过程中,务必深入理解知识点、积极开展课堂模拟训练;在面试环节,要保持自信,坚定信念,从态度上迈出成功的关键一步。

image.png

(梁秋婕返校分享)

寄语后来人,奋斗不停歇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有几件事想特别叮嘱你们:我无比感激曾经的自己选择了英语专业。当初,面对许多人质疑“英语只是工具,不算专业”的声音,我依然坚持了下来。正是这四年扎实的语言训练,赋予了我站在讲台上的底气和自信,让我能够用英语为学生们打开看世界的窗口。感谢那一张‘闲着考’的普通话证书,它成为了我职业生涯的敲门砖。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次看似随意的尝试,或许都在为未来埋下重要的伏笔;感谢在德语协会的历练,职场技能早已在此预演。从秘书部的一名普通干事成长为副会长,这段经历带给我的不仅是社团活动中的欢声笑语,更是宝贵的实践经验;感谢曾经选择的“语言与文化方向”,正是那些语言学、跨文化沟通的课程,让我更懂得如何将知识讲得生动,也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是传授语言,更是搭建文化的桥梁。

那时,我觉得“坚持没什么用”,但正是那份坚持,让我后来在面对教学压力时,也能静下心来打磨每一节课。老师们随口提到的“教师素养”,后来都成了面试时的加分项;你精心整理的英美文学资料,工作后将成为现成的备课素材库。你当时以为的“普通选择”,都在默默指向今天的讲台;你担心“浪费”的时间,最后都变成了照亮别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