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品牌项目 -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越困壑专业筑梦,践公益榜样领航——2014届校友江美云

江美云,2014届校友,现任广东贤方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等。

“每解决一桩纠纷,不仅是案件的终结,更是一个家庭或企业关系的修复。”当江美云回忆起自己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不禁露出欣慰的微笑。夕阳透过落地窗洒在她的办公桌上,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温柔,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需求与渴望。窗外的城市喧嚣渐渐远去,而在这个静谧的角落,江美云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将一个个因纠纷而出现裂痕的关系弥合如初。

校园岁月·法梦启航织锦程

初入法学院,江美云与许多新生一样,面对繁多的课程和社团活动感到无所适从。“信息过载”的感觉让她一度迷茫。然而,她并没有沉溺,而是选择了“试错”。大一上学期,她广泛参与各类社团、团委、学生会的面试,这不仅增加了她的面试经验,也提升了她的胆量。“学生工作是锻炼自身的好机会,但却不能本末倒置。”最终,她选择加入院团委组织部,并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法学专业课的学习上。

谈及学生工作与专业课学习的平衡,江美云细心倾听了师弟师妹的不同困扰,并一一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时间冲突是常态,但关键在于‘优先级+效率’”。回忆本科时期,面临院级大型普法活动筹备与紧迫的专业课程的冲突,她利用碎片化时间沟通活动细节、确认流程,将整块的时间则留给专业课深度学习,梳理司法案例、构建理论框架。此外,她每周都会制定计划表,将任务按紧急性和重要性排序,同时她还学会了团队协作和适当授权,避免事必躬亲,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法学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在广商法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江美云也遇到过学习上的困境。司法考试通过难度较大,设计的知识点广泛且深入,包括大量抽象的概念和专业名词。但她通过不断摸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江美云师姐说到:“上课认真记笔记,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再进行细化,便于理解和记忆,这样可以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学习框架,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在本科学习期间,江美云也曾参与过辩论赛等实践活动。备赛时,团队需要吃透海量司法解释、司法案例,还要模拟不同庭审视角的逻辑交锋。虽然这些经历与实际的法庭辩论有所不同,但却为她打下了坚实的法律思维和逻辑思维基础,让她在后续处理各类案件时,能够清晰构建证据与抗辩逻辑,迅速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到解决方案。

对于职业规划,江美云给出了自己工作多年的经验:“我在不同规模的律所和公司工作过,我认为如果想要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可以在大学期间多尝试不同的实习工作,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自己是否喜欢某种工作模式,在工作中不去计较眼前的得失,而是多关注过程中带给我们的收获。这样可以在职场中能够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不断促进自身的全方位发展。”

破壁成长·调解之路映芳华

毕业后,江美云踏入了法律行业,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深圳以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著称,但江美云在高强度工作中依然保持了高效率与身心健康。她减少无效社交,优先保障案件研究和客户沟通时间,从而确保了工作质量。

回忆起职业生涯中的至暗时刻,江美云提到了实习律师那一年。当时她负责的是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案件数量多且时间紧迫,只能通过不断加班来应对。回忆起这段时期,江美云感慨万分,虽然当时她面领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但与压力并存的是成长契机,她逐渐摸索出拆解案件、优先级排序的高效方法,也磨练出抗压心态,这些技能都让她在处理复杂调解工作时愈发从容。

从普通律师到入选深圳调解专家库,江美云的职业成长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她认为,支撑她持续成长的核心动力在于“价值感”。“每解决一桩纠纷,不仅是案件的终结,更是对家庭或企业关系的修复。”回忆起过往处理过的案件纠纷,江美云脸上洋溢着谦逊的笑容,每一桩案件带来的成就感,让她一直保持一股冲劲儿,继续在法律行业持续深耕。

作为一名优秀的调解律师,江美云说到:“我认为调解律师需要具备在法理与情理之间架桥的能力,包括敏锐的洞察力、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这些能力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大量案件积累、学习资深调解员调解技巧以及后期复盘案例来不断提升。”对于有意愿尝试调解律师工作的大学生,不妨多参与校园模拟调解赛事,在对抗演练里练洞察;或者泡律所跟案、做社区调解志愿者,用真实场景磨沟通,一步步攒出 “调解底气”。

法暖人心·责任在肩照乾坤

在职业生涯中,江美云不仅追求个人成长,还积极投身公益法律服务。她长期参与“独抚母亲援助”等公益项目,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谈及选择走上公益道路的原因,她表示,成为律师后,她发现弱势群体常因经济或认知障碍无法维权,尤其是“独抚母亲”群体。她们面临抚养费执行难、就业歧视等问题,却鲜少被关注。因此,她主动加入公益组织,希望通过专业援助让她们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也许就是这样的共情能力与换位思考能力,让江美云自带着平易近人的气息,给她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晋升机会,也使她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了更多的信任与尊重。

公益服务的经历对江美云的职业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她更加关注法律的“人本属性”,在为受家暴妇女等弱势群体提供援助时,江美云意识到律师的角色不仅是代理人,更是帮扶者。针对公益服务的不同视角也影响了她的商业案件处理方式,即使是处理企业纠纷,她也会优先考虑调解而非对抗,追求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江美云发自内心的认为,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课堂,大学生不仅能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基层服务中,还能在服务中培养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工作不仅可以塑造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会让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广商情深·寄语学子绘新篇

作为从广商走出来的法律人,江美云深感母校对她成长的重要性。广商法学教育“案例教学”和“实践优先”的教学理念促使她在大学期间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而老师们“以法助人”的言传身教,则塑造了她对职业价值的理解——法律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回顾大学四年,江美云对母校和师弟师妹们寄予了殷切期望,她表示:“大学四年是试错成本最低的时期,不要害怕迷茫,但切忌虚度。多读书、多实践、多向他人请教,找到热爱与能力的交汇点。愿你们在广商积蓄力量,走出校门时,既有剑指远方的勇气,也有脚踏实地的笃定。”

即使已经从业11年,江美云身上依旧保持着朝气蓬勃的活力。“如果想要去做一件事,那就争取把它做好。”江美云笑着说,眼里依旧闪烁着光芒。江美云的故事是每一位法律人的缩影,每一位法律人的成长,都是从对法律的懵懂里启程,在一次次碰壁与破局中,把法条的冰冷条文,焐成照进生活的暖光。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法律领域书写着正义篇章,同时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法律人的社会责任。她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师弟师妹们在法律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追求真理与公正。江美云的足迹,成为了后来者前行路上的灯塔,照亮了他们追求法律梦想的道路,也温暖了他们对未来法律事业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