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焕雯,2022届校友,现任广州市增城区广附实验小学老师。
干经历淬炼铺就师者征途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姚焕雯再踏进校园时,阳光斜斜透过熟悉的窗沿,洒进教室里,回忆随光影从桌上蔓延到地上。回想当年,初入团学时,是以兴趣为舟,驶向未知领域。从参与活动策划的懵懵懂懂,到统筹项目的渐入佳境,她的角色悄然蜕变。
姚焕雯曾任班级副团支书兼副班长,院团委秘书处副秘书长,院实践队队长,院团委副书记等职务。骨干职务,代表的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做好干部职务的相关工作,也是巨大的挑战。她提到,担任职务虽然会面临特殊的压力,但其亦是特殊的经历,压力与经历给她带来的是如泉涌般的潜力。在打磨各式竞选稿时,她学会精准提炼优势、清晰传递理念,最后以自信的姿态赢得了奖项。她说,“关关难过关关过!”,这句话支撑她走过一次又一次难关,而闯过“关关难”锻造的能力,后成为了她后来教学路上的宝贵财富
步入教师行列,过往经验惊喜地展现出强大迁移力。面试时,锻炼出的出色的表达与临场应变力助其清晰阐述教育理念;公开课上,曾经的领导力转化为教学设计中的巧思,精准把握节奏,使课堂既扎实又灵动。让过去“服务”经验积累的“软实力”,成为现在“服务”进阶的“硬支撑”。
职途启航:服务底色照见成长
在班级或团学组织中,工作核心是服务同学,通过搭建各种丰富多彩的成长平台,助力大家全面发展;而成为教师后,使命则是服务学生,为他们点亮知识的灯塔,指引人生的方向。虽然场景发生了变化,但服务的本质始终相通,都以“助力成长”为最终目标。毕业求职,是能力迁移的首次实战。面试场上,她凭借卓越的表达力与沉稳的应变力,清晰阐述教育理念,从容应对各类提问,成功脱颖而出。她提到,在骨干经历的高压中磨砺出的那份自信,宛如她叩开教师之门的“敲门砖”。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姚焕雯的成长之路,亦是如此在风雨中向上攀援。毕业后的求职征途并非坦途,投出的简历曾石沉大海,面试的机会也曾擦肩而过。
姚焕雯在广附实验小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数学科组授课图片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她学习如何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同时,运用凝聚团队的智慧,与同事们携手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全力以赴。从学生到教师,变的是服务的具体场域,不变的是为他人成长添砖加瓦的那份热忱与坚守。姚焕雯对待学生十分认真。从接手时的生涩到获得一个公开课三等奖、教学常规三等奖等,姚焕雯的蜕变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多重核心品质的坚实支撑。
教育深耕:服务初心守望花开
第一次授课,她没有丝毫退缩。无数个课后时光,她埋首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更易懂的教学方案;下课后,她耐心为学生讲解,逐个击破难点。这份近乎“笨拙”的坚持与一丝不苟的认真,是深耕教育最朴素的基石。同时,她在适应过程中不断反思沟通方式,更清晰地阐述原则,更耐心地倾听诉求,最终以一贯的公正和真诚赢得了理解与信任。这份在压力下保持理性、快速复原的情绪韧性,是稳定班级、专注教学的关键。教学成效不仅在于课堂,更在于与学生的有效联结和与家长的顺畅沟通。她积极运用在骨干经历中淬炼的沟通技巧,以真诚和共情倾听学生困惑、理解家长关切;同时,她自信、清晰地传达教学理念和期望,建立起互信互助的家校关系。沟通力,成为她凝聚班级、提升学习动力的无形纽带。
“经验永远不会对你做错误的引导;把你引导错的只是你自己的判断,而你的判断之所以对你发生误导的作用,乃是由于它根据那种并非借着实验而产生的经验来预料的结果”。骨干工作中培养的沟通协作能力,虽然看似是一种隐性能力,却在职场的家校互动中却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她不局限于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运用在团学中学会的共情倾听技巧,耐心倾听家长的担忧与期望,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问题;同时,通过清晰准确的表达,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搭建起一座坚实的信任桥梁。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她能够协调学校、家庭等多方力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让家校共育真正落到实处。那些在服务里精心打磨的沟通“软技能”,成为了她破解家校难题的“金钥匙”,帮助她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真正的教育不是往脑子里灌知识,而是唤醒心底那把求知的火苗。“在骨干岗位上锻炼出的综合素养,是我有效培养学生的重要基石和独特优势”,她说道。当看到学生们因为她的数学课堂而爱上这门学科,课间追着她问各种难题时;当她的公开课获得其他老师认可,看到学生们眼中流露出的骄傲与共鸣时,她的职业认同感瞬间具象成一束温暖的光。这种感觉,就如同在骨干工作中,看到同学们因为她组织的活动而收获成长与快乐时的欣慰。在教学过程中,这种与学生之间“双向奔赴”的情感,让她更加坚定地相信,育人之路是一条充满意义且值得深耕的道路。曾经在骨干经历中培养的对工作的热爱,与如今在教学中的热忱在此刻同频共振,汇聚成她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经验之谈:服务淬炼的馈赠
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姚焕雯将骨干经历淬炼出的宝贵财富,凝练为三条核心经验:
韧性,是应对风浪的锚。 教育工作充满挑战,正是骨干经历中磨砺出的韧性,让她能将压力拆解为成长的阶梯,将挫折转化为智慧的“养料”,在育人的长跑中始终保持定力与热爱。
表达,是传递思想的桥。 每一次登台发言、活动组织、观点阐述,都是锻造表达力的珍贵火候。姚焕雯总结道,丰富的校园经历最终淬炼成生动的表达素材与敏捷的思维,让我们在职场上、在学生面前,能够清晰、有力、自信地传递思想,让表达成为连接心灵、启迪智慧的有力武器。
自信,是源于实践的光。这份从容应对挑战、笃信自身价值的底气,并非凭空而来。它源于一次次任务的圆满完成,源于难题被攻克后的成就感,源于在服务与协作中被认可的价值。姚焕雯强调,当表达因实践而流畅,当困难因韧性而化解,那份扎根于能力的自信便油然而生,成为照亮前路、感染他人的温暖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