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品牌项目 -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十岗轮转,叩门初心映征程——2010届校友黄山

黄山,2010届校友,现任共青团汕头市委员会书记。

梦想起航:从村官梦到选调生的初心跨越

时光荏苒,初心不改。回首往昔,黄山的每一步都清晰而坚定。他说道:“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我的人生目标就无比清晰——立志做大事。大学时,我一心想要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因为我坚信,‘照顾好一个乡村,就是最大的成功’。那时的我,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渴望用自己的双手为乡村带来改变。”然而,临近毕业,父亲的一句话却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村官和选调生的本质都是服务基层,既然如此,为何不尝试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呢?”这看似偶然的契机,实则是初心指引下的必然选择。黄山深知,无论是村官还是选调生,核心都是为人民服务。他毅然选择了选调生的道路,开启了新的征程。

在公务员体系的十年间,黄山历经了近十个岗位的磨砺,从乡镇到市直机关,职务在变,但“为民做实事的初心”从未改变。他感慨道:“职业方向无需颠覆性调整,只要初心不改,每一步都是成长。”回首大学时光,黄山认为,读书成长的关键在于锚定大方向。是投身公务员体系,筑牢社会运行的基石;是踏入企业,淬炼自我能力;还是勇于创业,开垦属于自己的天地?于他而言,“公共服务”就是那盏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

破局迷茫:以主动奋进拓荒成长之路

“凡有思考必生迷茫!”黄山笑着说道,语气中透着一种豁达与从容,“迷茫并不可怕,它意味着你在不断检验自己的条件、能力和水平。每一次迷茫,都是成长的契机。”面对迷茫,黄山有着自己独特的的破局之道---“三主动”法则。这不仅是他的经验总结,更是他在大学期间不断探索、不断奋进的生动写照。

第一,主动叩门:追着榜样跑,不必怕失败。在大学期间,黄山深知榜样的力量。他坚信,只有向优秀的人学习,才能更快地成长。为了向系主任请教问题,他厚着脸皮连续约了四次,直到成功为止。他回忆道:“那时候,我就是一根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系主任不仅耐心解答了他的问题,还给予了他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大一时,他主动自荐加入招生就业处,这是一个通常只招收高年级学生的部门。他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诚意,成功地与学生会主席们共事。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感慨地说:“主动叩门,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第二,主动跨校:出去走一走,拓宽视野。黄山深知,成长不仅局限于自己的校园。他坚信,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于是,他利用暑期时间,主动前往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参观学习。他说道:“每一次跨校之旅,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看到了不同学校学子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法,这些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回到自己的学校后,他也开始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他感慨地说:“走出去,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那些优秀的学子,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第三,主动读书:多看书,且要看好书。在黄山看来,读书是成长的基石。他坚信,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因此,他养成了主动读书的习惯。他说道:“读书不仅能丰富知识,更能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他特别强调读书的质量:“多看书,更要看好书。好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能给你带来智慧和力量。”他推荐了一些经典书籍,如《资治通鉴》《论语别裁》《人类简史》等。他说道:“这些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不同的生活和历史,更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坚守初心。”

“向上社交”:勇敢迈出第一步。除了“三主动”法则,黄山还特别强调“向上社交”的勇气,他说道:“别怕被拒绝!那些闪闪发光的师兄师姐、老师,都是宝藏。他们的一句点拨,可能照亮你三年。”

在大学期间,他主动结交了许多优秀的师兄师姐和老师。他回忆道:“我大学的大半朋友都是师兄师姐。他们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我指导,更在生活中给予我帮助。他鼓励大家勇敢迈出第一步:“向上社交不仅能让你结识更多优秀的人,更能让你在他们的影响下不断成长。不要害怕被拒绝,因为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团委历练:凭实践赋能开辟领导新程

“担任校团委副书记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黄山回忆道。他不仅要协调校团委的日常工作,还要统筹各类大型活动和组织,如首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管理社团联合会、志愿者协会等组织,都在他的统筹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大一时,我以‘萌新’身份参与高年级学生工作,紧张得连话都说不清楚。”黄山笑道。但正是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让他迅速成长。到了大二,他已经能够熟练地协调各部门团队,组织各类活动。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经验,更让他学会了两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第一,资源整合力。在筹备首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时,他通过有效沟通协调,整合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明确团队成员职责,让大家朝着同一目标努力。

第二,责任边界感。 在担任校团委副书记期间,黄山深刻体会到学生干部的责任和使命。“学生干部不是‘官’,而是服务者和桥梁。”学生干部要有强烈责任感,更要懂得边界感。要在服务中体现价值,在沟通中搭建桥梁。

职业思考:明大方向勾勒职业蓝图

“要定方向,别拘细节!”黄山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了他的职业思考。“我虽早早确定公务员这条职业路径,但十年间换岗十次—从镇政府到市委办公室,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到共青团,从纪委到人大,每一次转型都是全新的挑战,都需要从零开始。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逐渐明白,真正的职业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蓝图,而是要培养三种韧性。”

第一,认知韧性:角色万变,内核不变。“刚进入基层工作时,我的目标很明确—成为一名优秀的村官,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黄山回忆道,“但随着职业的发展,我被调到市直部门。虽然岗位变了,但‘服务’的内核始终没有变。”他意识到,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服务人民的初心始终是核心。这种认知韧性让他能够在不同角色之间迅速切换,始终保持清晰的方向。

第二,技能韧性:实战中磨砺,大学里奠基。在工作中,黄山发现,90%的技能都来自跨部门协作、应急处突等实战经验。他说道:“大学期间参加的活动锻炼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执行力,这为我后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鼓励学弟学妹们在大学期间多参与社团活动、实习项目,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第三,心态韧性:把挫折当成长的阶梯。黄山坦言,职业生涯中难免会遇到拒绝和挫败。但他学会了把每次拒绝当作一次机会,把每次挫败当作能力的补丁。“我曾负责一重要项目,因经验不足进展受阻,我一度沮丧,甚至自我怀疑。”他回忆道,“但后来我调整心态,把挫折当学习契机,分析问题、请教同事,最终成功完成项目。”他总结:“心态韧性是职业发展的关键,把挫折当成长阶梯,才能走得更远。”

寄语后浪:在躬身实践中校准人生坐标

致师弟师妹们:

“别只在书斋里空想方向!去基层深入调研七天,比空谈‘乡村振兴’三年更有价值。当你为社区老人解决一桩小事获得的成就感会比你想象中更震撼—这种震撼,终将指引你的道路。所以,勇敢迈出第一步,用行动去探索、去实践,让青春在基层绽放光彩!”

致母校:

“感恩广商赋予我的一切。愿母校继续做强实践育人平台,让更多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服务中读懂中国”。希望母校能为广商学子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成才!预祝母校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