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会,2020届校友。曾担任广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实践调研部干部,大二期间担任外国语学院团委科技部副部长。经考研上岸信阳师范大学(考研科目:学科英语),现就职于大亚湾澳头实验学校,担任英语教师一职。
萌芽:梦的开始
王佳会在进入大学的时候下定决心考研,四年间也一直沿着这个目标在努力。在大一、大二的暑假,王佳会找了家教的兼职,逐渐发现自己享受教学这个过程,当一名教师的梦想在她的内心生根发芽。
成长:付诸行动,风雨兼程
考研之路绝非坦途。每个成功者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汗水。“备考之路,是一条孤独而艰辛的道路。早晨的第一缕晨光,晚上的最后一盏灯火,见证了她的努力与汗水。“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天我早早就起床,舍友还在睡觉,真的很羡慕他们!”
在备考考研的过程中,她找到志趣相投的研友,一起学习,相互鼓励,一起出去跑跑步,讨论不会的问题等等。王佳会确定目标院校后,就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和埋头复习。她严格按照计划学习,并且逐渐适应复习节奏。她在考研备考过程中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备考期间汗水与泪水交织,但她并没有挫败,反而一路坚持下去,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在这条路上,她学会了自我调节,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每一次的压力都转化为促使她前进的动力。她将每一次的失败视为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在这四年期间,王佳会通过大量阅读英文书籍和报刊杂志,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面对巨大的词汇量和专业课的论述,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用心钻研,一遍又一遍。她认为,每一个难题都是对自我的挑战,每一次进步都是对梦想的靠近。
绽放: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考研对于王佳会而言,是一个追求更优秀环境和提升自己的机会。考研上岸后,王佳会并未因此而停止前行的脚步,始终怀揣着对自己最初梦想的坚定追求——成为一名教师。每个论文背后都是大量的文献和无数个夜晚,完成一个论文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对沉着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王佳会的求学之路并非像文字描述的这样的一帆风顺。在她就读研究生期间,由于她的导师所研究的课题与她的论文主题方向并非完全吻合,因此,在毕业论文多次未完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王佳会也会因为担心延毕的问题而感到压力重重。最后,在不断修订下,王佳会顺利毕业。
王佳会建议篇
①摆脱高中思维。进入大学第一件事就是转换高中思维,从被动变为主动;②合理规划时间。王佳会在本科阶段,将主要重心放在学习上,在完成课程作业后所剩下的时间,参与一些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课余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王佳会在学习之余,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③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学会主动学习。她建议备考考研的同学们在网上找相应的课程,跟着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节奏的老师走。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④王佳会在大三的时候通过了教资考试,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她说:“对于自己所学习的这一专业领域的相关证书一定要考到,相关职业技能是自己的根基与谋生手段”;⑤提升自己,学会有效社交。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全方位提升自己。大学是个小社会,要学会有效拓展自己的社交圈,积累人脉资源的同时也要学会拒绝无用社交;⑥在备考考研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来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校友寄语
考研的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不仅仅是因为它让我获得了攻读研究生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教给两个字:坚持!备考的过程不仅是对自身专业知识和素质的考核,同时也是信息的比拼。掌握最切实有效的信息,比如院校的历年招生人数、分数线、真题、直系学长学姐等资源,可以帮我们做出合理的选择,提升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上岸的机会。最后王佳会送给大家一段话:备考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地去洗。等走到考场上,灯光亮了,你会发现,只要你认真洗过了,那件衣服就会光亮如新。而以后,每次穿这件衣服时,你都会想起那段岁月。
结语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人之所以能变得越来越优秀,正是因为心有目标,脚在奔跑。王佳会在大学时期寻找到自己的热爱,她享受教书育人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由此越发坚定了当老师的梦想,因为坚守着自己的梦想,所以才有了今日的理想变为现实。现在的她,依然永葆初心,执笔三尺,为祖国的下一代的花朵的茁壮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个在图书馆里默默奋斗的身影,已经融入了她的血脉,成为了她生命里极其难忘的一段回忆。
考研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站,但这一站,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轨迹。在访谈的尾声,我们深深感受到,考研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考试,它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段成长的旅程。
感谢校友的真诚分享,也祝愿所有踏上考研征程的朋友们,能够坚持到底,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