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根谊,男,广州商学院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201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担任学院学生会秘书处干部、副秘书长。毕业后曾在中审华、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财务审计,目前在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内部审计监察。在19年通过CPA专业课4门考试、税务师2门考试,20年通过CPA专业课2门考试、税务师3门考试,21年通过CPA综合阶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日积月累的沉淀,是厚积薄发的积累。在与校友林根谊谈及校园生活时,其表示自己很幸运能就读于广州商学院,在校期间绚丽多彩的求学之路给了他自身不断探索未知与成长的机会。在刚踏入校园时,他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勇于尝试自己未涉及领域。除此之外,林根谊还敢于直视自身的缺点,他描述自己的性格是较为内向的,在交际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因此,在刚进入大学时就有意识地去纠正自己的缺点,于是便加入了院学生会,从干部再到后来的副秘书长都可以看出他在磨练中不断的成长。
在林根谊看来,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综合能力是在大学生活中急需的,他主动将时间投入到探索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将迷茫化为实际的行动。他在采访中说到,其实最初可供选择的道路很宽泛,主要是像大多数人一样,无非就是考研、考公和直接就业这三个选项。最终考虑到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且综合自身因素,就将考研与考公作为工作之后提升自我的选项,选择了直接就业。同时他也明白,直接就业充分考验自身专业能力,于是在校期间他把握每一分每一秒,把时间都放在提升自己上。
他在采访中引用了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说的话:虽然我们想要理解通胀到底有多严重,以及未来通胀的发展阶段,但没有人能完全清楚。目前通胀下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投资自己,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个人的才华是不会受到通胀压力的。巴菲特给青年人的建议是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情然后一生从事。芒格也曾言,找到你真正不擅长的,然后规避它们。因为就算你很聪明,你也不可能做好你不感兴趣的事情。因此林根谊在后续的校园生活中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咨询专业老师以及在辅导员的鼓励下,立下了考取CPA的目标,并在大学期间着手备考。这也为他毕业之后考取CPA、税务师等夯实了基础。林根谊的校园探索之路告诉我们,除非你停止尝试,否则就永远不会是失败者。
日拱一卒,驰而不息
当步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后,林根谊并未像多数应届生一样局促,因为他在大学未毕业时已经有了自己清晰的规划,他始终认为考取CPA是职业发展的刚需,也是开拓未来规划道路的有利工具。因此,林根谊在采访中将内容的重心放于如何高效备考CPA上,并希望能通过自身的经验帮助到在校的师弟、师妹们。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林根谊作为一个在职考生,时间在他身上就显得无比珍贵,因此一个近乎精确到分秒的计划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梦想可以天花乱坠,但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坎坷道路。首先,是尽可能地利用最短的时间搞定日常要做的事情,每天学2.5-3个小时,利用上下班通勤时间复盘昨天学习的内容,养成温故而知新的好习惯并坚持下去。同时要将备考当作常态化目标,划分若干个阶段,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并严格执行。在第一阶段中,林根谊主要是听基础班的网课和总结。因为基础班涵盖的知识较多,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稳扎稳打夯实基础,一个知识点掌握了再接着下一个知识点,切忌似懂非懂。在不断的摸索中,林根谊发现学会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是串联知识十分有效的总结方式,也是检验薄弱环节的过程,再将思维导图的初稿和讲义进行核对、查缺补漏,通过朗读、记忆,最终所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阶段,林根谊主要是听习题班的网课和自己做题,这个阶段目的是专业化表述。在专业化表述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主观题解题的思路、答题的技巧,进一步抽丝剥茧。第三阶段,主要是做套题,通过训练做题速度,将每一次的练习视为考试,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到最后阶段,基本都清楚自身的状态了,所以需要在平时就养成考试习惯,例如在电脑上打字、计算等。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林根谊认为自己是“811”的时间分配,80%空余的时间都是听网课、学习,10%是社交、运动、10%是其他各种事情。考证是时间+专注=效率,怎么挤出时间和利用时间有着举足轻重的效果,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技能。林根谊提到,在工作中,不仅仅是需要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其他综合能力,比如沟通、团队协助、思维逻辑、细节把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不像专业知识仅靠自己学习考证就可以提升,而是需要在生活、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的,所以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挑战,在企业中抓住机会锻炼自己,通过做事情、做汇报、做培训等方面提升自己。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古人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职业发展方面,林根谊表示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劣势、现处的阶段,进而给自己清晰的定位。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要学会自我提问,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想要取得较高的成就或者是荣誉,我们应如何做、做些什么才能给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助力?
怎么样才能学到东西,为以后的路打好基础,这些是首要的因素之一。其次,要学会思考,自己的目标所在?是逆流而上呢?还是随波逐流?林根谊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的感触,他说现代多数人会将 “摆烂”挂在嘴边,这种体验确实会是我们舒心,但是长此以往,就如同温水煮青蛙,习惯了舒适圈的生活,最后只会一蹶不振。作为当代年轻人,还是要坚定逆流而上的想法,去执行、去坚持。第一步要努力,要花时间坚持一个月,养成习惯,下一步才是让自己高效学习,根据自己的习惯,找到合适的点并持之以恒。最后一点举足轻重,就是要学会照顾自己,健康是“1”,之后的东西都是“0”。唯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创造无限的未来。
情深嘱后学
作为一名从广商到社会的学子,林根谊对于还未毕业或者正面临毕业的师弟师妹也寄予厚望,在他看来人生是一场未知的征途,不到最后一刻就没有所谓的终点。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迷茫不知所措时,学习是一剂良药。心中有尺,学习与玩乐之间有度量,保持探索新鲜未知的勇气,这才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模样。哪怕注定是失败的,更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生活会对有信念的人扬起嘴角,要坚信你走过的每一步路都算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同时林根谊也希望承载了我们最美好梦想的母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治校育人水平,把“广州商学院”的招牌擦得更亮,把“求真、立信、笃行”的校训落得更实。真诚祝愿母校桃李芬芳,人才济济!在这满是六便士的人间愿我们都能坚定理想信念,无畏无惧,愿我们都能枕着月亮,永怀赤子之心乘风破浪。
校友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对于你们来说就是五花八门,但我觉得不需要听那么多的东西,才能让你们了解考证、考研、考公所需要的东西,建议还是得多一些干货,倾听之后多一些总结,从众多案例中找到共性、普遍性,好好吸收、消化普遍性的东西,加以实践,化成你们努力的“内核”动力,才是你们能够应对变化的能力。众多案例中特殊的一些点,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参考,切记拿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