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品牌项目 - 校友讲堂

校友讲堂

拒绝按部就班,她活出了“自定义人生” | 第95期广商校友讲堂

你走过的每一段路,皆留痕,你沉淀的每一寸心,皆发光。

图片

10月30日晚,第95期校友讲堂在八教204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堂邀请到了2015届校友、广东恒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媛重返母校,以“对枯燥生活说不!一位律师的自定义成长”为主题,与师弟师妹分享她从“校园法律生”到“多领域资深律师”的成长旅程。学校校友会执行会长、校友办主任、品牌宣传部部长翁楚歆副教授,校友办全体老师及各学院师生代表线上线下共360余人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由校友交流发展协会黄滢滢同学主持。

图片

直击校友讲堂活动现场

图片

周媛坦言,校园到职场,坚定与不设限是帮她打破枯燥、走出专属道路的关键。分享伊始,她以自身校园经历为起点,让在场学生快速产生共鸣——大学期间,她不仅深耕法律系国际经济法专业,夯实专业基础,还身兼法律系篮球队队员、辩论队副队长及院队辩论队队员,在运动中锤炼韧性,在辩论中打磨逻辑,这些经历都成为后续职业发展的“隐形助力”。

图片

谈及职业道路,周媛清晰梳理了自己的成长轨迹:她给自己设定了一份计划:每年都要考一个“证”,无论是什么证书都可以。从攻克司法考试取得律师证,到如今成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她没有局限于“律师”的单一标签,而是在专业与热爱间找到平衡,让在场学生看到“职业+生活”的更多可能。

图片

针对大家最关心的法律行业现状,周媛结合实际案例做了通俗的职业分析。她表示,经济发展正深刻影响着法律行业:一方面,民事主体经济往来更频繁、交易模式更创新,金融科技、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复杂纠纷增多,传统产业转型与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兴起,也带来了资产重组、数据安全等新需求,为法律行业拓宽了业务边界;另一方面,国际化趋势下,跨境投资、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事务激增,这要求律师不仅要懂法律,还得具备金融、科技等跨学科知识,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专业门槛正不断提升。

图片

分享中,周媛还穿插了职业趣事,缓解了法律行业的严肃感,让大家感受到律师职业并非只有“案头卷宗”,也有鲜活生动的一面。同时,她结合自身经验,给师弟师妹们带来了实用的成长方法论:

第一,守住底线,慎重决策。明确提醒“别碰网贷”,强调任何人生选择都需深思熟虑,不被短期利益裹挟。第二,提前规划,储备能力。建议尽早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尤其要主动储备跨学科知识,以应对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第三,调整心态,拒绝摆烂。她提出“心态平和、态度积极、信念坚定、拒绝摆烂”的四点心态建议,告诉大家“所有努力都会开花”,即便平凡,也能过好属于自己的平平无奇的人生。

图片

最后,周媛热情为师弟师妹后续答疑解惑,尽显校友温情。大学时光是职业探索的起点,愿每一位广商学子,都能从这场分享中汲取力量,拒绝枯燥、坚定方向,走出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校友讲堂分享嘉宾聘任仪式

翁楚歆为周媛颁发校友讲堂分享嘉宾聘书

翁楚歆为周媛赠送纪念品

合影留念

校友讲堂互动环节 

问题一:师姐您好,我是法学院大二学生,想知道初入职场时,什么特质会让律师觉得靠谱,愿意给更多案子和锻炼机会?

周媛:核心是“做有准备的人”。比如接手工作(如文书处理),先明确工作用途、截止时间与具体任务;对接案件或沟通,提前列提纲,明确要问的问题、想获取的信息及基础回馈;不懂就问,且提问前先尝试自己思考答案,清晰执行,就能让人觉得靠谱。

问题二:师姐您好,若想做复合型人才、学跨专业知识,日常该如何学习?

周媛:法学生多为文科生,可优先从语言学习入手,市场对掌握两三门语言的律师需求大(如会日语的留日律师业务量充足),不是一定需要报班,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学;也可结合AI、直播、电商、机器人等热门领域,学习相关技能,或像我身边的一些同行一样,兼顾健身教练、烘焙等兴趣技能,拓展自己能力边界。

问题三:师姐您好,请问我们该如何养成法律思维呢?

周媛: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认真学好校园里的基础法律理论知识,避免出社会后再返工学习;第二步多上中国裁判文书网看判决书,刑事、民事类型均可,判决书逻辑清晰、内容鲜活,比繁杂的理论书籍容易吸收知识,看多了自然能学习法官的逻辑与思路,逐步养成法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