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下午,学校第八教学楼517教室暖意融融,“校友话成长”系列活动第7期在此如期举行。2011届日语专业校友、久光制药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业务主管李金萍重返母校,与学校校友会执行会长、校友办主任、品牌宣传部翁楚歆老师,校友办全体老师、返校校友代表及10余位学生代表围坐交流,用自身13年职场经历,为学弟学妹们拆解职业规划与人生成长的关键课题。


“校门口的场景一入眼,记忆就涌回来了——操场旁的小路,藏着我背日语单词的清晨,也有过青春里的小悸动。”分享伊始,李金萍校友的话瞬间拉近距离。她坦言,自己的大学从不是“躺平时光”:每天雷打不动记日语单词、啃专业课本,主动选修会计第二专业,周末泡在课堂里,最终顺利拿下会计从业资格证,“这些积累,后来都成了职场里的‘加分项’”。

谈及建议,李金萍格外强调“珍惜大学这处‘时间富矿’”。“想考的证书尽早准备,想深耕的专业全力以赴,步入社会后,工作与家庭的责任会让纯粹学习的机会变少。”她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平衡术”——既常泡图书馆沉淀专业,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锻炼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回避遗憾:“现在最可惜的是口语不够突出,就是大学时开口练习太少,大家一定要记住,语言要多说多练!”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你真的很棒,当下的每一点积累,都是未来职业路的基石。’”分享尾声,李金萍感谢母校邀请,并寄语师弟师妹:“别浪费宝贵的大学时光,多学一点、多攒一点,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一场分享,既是校友对青春的回望,更是对学弟学妹的真诚指引。未来,“校友话成长”系列将继续搭建校友与母校的桥梁,让更多职场经验与人生智慧,为广商学子的成长铺路。

大一新生的心得体会

10月25号学校组织了校友返校活动,在与师姐交流的过程中我所获得的不仅仅前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后总结出的经验,更是一种来自哥哥姐姐的关怀。在外语练习方面,金萍师姐鼓励我们多开口,应当勇于尝试,利用学校提供的微专业等资源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跨专业能力,向着复合型人才方向前进。非常感谢学校和校友办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站在象牙塔里向外张望的窗口,而在看到外界社会的风景后,我们从窗台旁回到自己的生活里按图索骥,在一步步实践中走向更完美的自己。

师姐用身边案例说明,持有的证书越多,未来薪资优势越明显。整个交流中,师姐通过自身例子展开说明,既让抽象建议变得通俗易懂,也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增强了可信度。听完师姐的分享,我不仅明确了自身发展方向,也清楚了未来就业所需具备的才能与技巧,以提升实质性竞争力。

在周六校友话成长活动中,我听了师姐的分享,瞬间解开我的困惑。不仅帮我理清了跨领域学习的路径,更让我明白“兴趣落地”的关键——资格证是敲门砖,兼职是试金石,而持续的实践与链接则是深耕的基石。这不仅让我明确了大学学习方向,更让我明白跨专业发展需“证书打底+实践铺路”,真是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