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发问,大胆创新,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开启职业新旅程。3月27日晚,第75期校友讲堂在八教202报告厅成功举行,邀请2004届校友李凯宁回到母校,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职业变化、技能提升及就业建议等,引导广商学子未来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学校校友会执行会长、校友办主任、品牌宣传部部长翁楚歆副教授,校友办全体老师以及各学院师生代表线上线下68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直击现场
活动开场,李凯宁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各个行业,他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语境下的高等教育适应性转型”为切入点,着重剖析了人工智能引发的技术性失业与职业生态重构的双重效应。
从经济学类到教育学类,从工学类到艺术学类,传统银行柜员、基础会计人员等岗位可能逐渐被AI工具取代,而AI金融分析师、AI艺术设计师等关于AI的新兴岗位应运而生。生成式AI在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突破,正在加速形成“自动化替代-职业再造”的二元就业市场结构。
面对智能化转型浪潮,李凯宁强调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是大学生应对职业市场结构性变革的核心要务,他建议同学们掌握AI工具的应用能力,培养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并发展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职业资本的技术弹性。
针对具体能力培养路径,李凯宁提出成长建议:首先,应该以主动对话AI工具为切入点,通过结构化提问训练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析能力。其次,在此基础上强化数字化创新应用,结合专业优势解读国家政策导向,挖掘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场景。他希望广商学子注重构建目标管理体系,运用时间规划与自律机制将能力转化为实践成果,通过跨界资源整合拓展多元发展路径。
活动最后,李凯宁还给出创业建议,他强调要在选对赛道并做好充足准备的条件下善用AI工具验证需求再投入,利用AI降低成本验证需求,明确每笔支出与收入,关注数据从而降低风险。鼓励我们建立情感账户,多付出,多积累人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资源图谱,实现人力资本与关系资本的协同增值。
聘任仪式
翁楚歆为李凯宁颁发校友讲堂分享嘉宾聘书
翁楚歆为李凯宁赠送纪念品
合影留念
互动环节
问题一:师兄你好,请问未来在AI的时代,会计这个行业的普通业务将会怎样转变?
回答:未来基础的会计工作可能会被AI取代,但同时可能也会诞生新型岗位,比如智能财务系统运维与算法优化岗位。我们可以重点提升智能财务工具应用能力、数据分析建模能力以及跨部门流程协同能力。
问题二:师兄你好,请问未来在AI时代,会计这个行业的普通业务将会怎样转变?
回答:我建议一是多考一些证书,没有证书是行不通的,二是建议考虑跨专业来储备知识,如外语和编程计算机语言,在深化金融专业纵深的同时,横向拓展计算机科学、商业智能等交叉学科知识储备,重点补足机器学习算法原理、大数据技术架构等前沿技术认知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