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却依旧热情不减。成长,就是从跟班到主角,却始终脚踏实地。

11月13日下午,第98期校友讲堂在八教204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期讲堂邀请到2009届校友、现任清远高谷膳食配送与农产品检测有限公司联合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陈志强重返母校,以“工作进阶实操与人生思考同行”为题,与师弟师妹分享全面的人生规划和他二十年来的跨界经验。学校校友会执行会长、校友办主任、品牌宣传部部长翁楚歆副教授,校友办全体老师及各学院师生代表线上线下32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校友交流发展协会邱爱芳同学主持。

直击校友讲堂活动现场

“收到邀请时,我看到‘98期’还以为是酒吧相约,幸好是回到母校。”陈志强以幽默开场,漫步校园的他感慨二十年变迁,却更关注与年轻一代的真诚交流。“我不是来‘秀肌肉’的,而是来分享踩过的坑和悟出的道。”

面对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陈志强首先抛出一个关键词:“跟班”。他从“如何做好跟班”谈起,用汽车后轮作比喻:”普通后轮只是被动跟随,而优秀的后轮具备主动悬挂、转向功能,能感知路况并协同发力。“人在职场初期,学会‘跟班’不是贬义,而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他强调,刚入职时从基层做起,就像开车时的跟车技巧——保持安全距离、选对路线,反而比频繁变道能更快到达目的地。

结合曾在税务局工作的经历与多年创业感悟,陈志强提炼出职场四大核心能力:“预判力”是不等领导下通知就提前谋划;“共情力”是读懂他人的情绪立场和
难言之隐;“决策力”是不仅能发现问题,更能提出可执行的解决方案;“忠诚度”则是维护团队信任的基本盘。他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为例,阐释如何通过分步推进、示范先行等策略化解矛盾,这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思维训练。

谈到中层管理,他推崇“清单式解决问题”:“把复杂目标拆解为时间、地点、人物、预案清晰的细目标,即使导演生病,演出也能照常进行。”而“归纳式总结”则是避免学生活动“一届不如一届”的关键——经验必须量化留存,才能让后来者少走弯路。

关于行业选择,他提出独特见解:“不必盲目追逐朝阳行业,下行行业竞争减少,分到的蛋糕可能更大。”他以自身从事的陶瓷泥行业为例,尽管受房地产影响处于下行,但竞争者从100人减至40人,“每个人分到的份额反而增加了”。他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基础、地域资源和产业延伸性选择赛道,而非盲目跟风。

整场分享,“务实”是他提及最多的词——从守住现金流到争夺定价权,从站稳产业链到搭建成长台阶。活动尾声,他将二十年的创业体悟凝结成一句赠言:“学本事、找本领,弄斧到班门,闯出去好好干!”
校友讲堂分享嘉宾聘任仪式

翁楚歆为陈志强颁发校友讲堂分享嘉宾聘书

翁楚歆为陈志强赠送纪念品

合影留念
校友讲堂互动环节

问题一:师兄您好,您涉及多个行业,是如何找准时代风口,又怎么有这么多精力管理这么多产业的?
陈志强:找准风口更多是事后总结,我当初进入农业领域其实有一定的被动性——因为从公务员岗位离职后,受到行业限制,不能从事教培、法律等方向,某种程度上算是“被逼无奈”。但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坚持研读政策文件,并实地走访专业市场。像广州有五百多个专业市场,从钟表到黄沙水产市场,我都亲自跑过、看过。在管理多个产业时,我的方法是不纠结细节,而是把握核心框架,比如法律合规、税收结构、业务流和现金流。我主要负责项目启动和复盘,日常运营则交给专业的总经理团队。

问题二:师兄您好,师兄您是如何提高情商?遇到挫折时怎么调节心情?
陈志强:情商很难刻意培养,但幸福和高兴是精力充沛的关键。在自我规则和认知边界内努力,不勉强自己,就能保持好心态。我也遇到过烦心的事情,举荐的人都没被选中,但我知道每代人有局限性,我看懂了他们的潜力,这就够了。挫折是常态,保持开放心态,多学习、多交流,给自己留一点心理空间,自然能振作起来。